
灵活配置与高仓位: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分化背后的策略

2025年伊始,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呈现显著分化。领跑者多为重仓人形机器人板块的基金,且普遍采用高仓位策略,仓位大多维持在90%左右,以期获得更高的弹性收益。部分业绩优异的基金,例如方正富邦信泓,在去年四季度仓位较低(46%),但年后果断提升仓位并重仓人形机器人相关龙头企业,从而获得显著收益。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迷你基金,凭借“船小好调头”的优势,通过灵活调整仓位和调仓换股来应对市场变化。例如,财通资管先进制造和前海开源嘉鑫等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仓位相对较低,但在近期大幅提升仓位并获得可观收益。其中,前海开源嘉鑫更是在更换基金经理后,改变了投资风格,转向人形机器人等高增长赛道,业绩实现大幅提升。
此外,灵活配置型基金因其仓位限制较小,也为基金经理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部分基金利用这一特性,通过调整仓位放大净值弹性。然而,也要注意的是,高仓位策略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
总而言之,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分化,不仅体现了基金经理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和把握,也反映了不同基金规模和投资策略带来的差异化结果。在市场行情波动加剧的背景下,灵活的仓位管理和及时有效的调仓换股成为影响基金业绩的关键因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