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宾银行上市即遇困:行长离职,业绩堪忧

上市光环下的隐忧:宜宾银行的增长困境与高管震荡
宜宾银行,这家今年1月才在港交所敲钟的城商行,上市的锣声似乎还未完全散去,就已笼罩在一片令人不安的阴影之中。三个月,仅仅三个月,行长杨兴旺就以“个人身体原因”为由匆匆离职,这背后究竟是身体抱恙的无奈之举,还是权力斗争的落幕?明眼人都能嗅到一丝不寻常的味道。
上市即换帅:行长辞职背后的权力斗争?
杨兴旺在宜宾银行扎根30余年,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爬到行长的位置,不可谓不资深。他亲历了宜宾银行从城市信用社到股份制银行的蜕变,更主导了赴港上市的关键一步。按理说,功成名就,正该享受胜利果实,怎会突然“身体原因”?这套说辞,恐怕连三岁小孩都难以信服。
要知道,在中国的金融圈,银行行长绝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经理人,更是一个地方金融生态的关键人物,牵扯着复杂的政商关系。杨兴旺的离职,或许并非简单的个人选择,而可能是一场看不见的权力洗牌。在地方银行上市后,股权结构、管理层利益等都会发生微妙变化,这往往也是内部矛盾爆发的导火索。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主观揣测,没有真凭实据。但我始终认为,一家刚上市的银行,行长如此迅速地离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绝非一个好兆头。它不仅会引发投资者对管理层稳定性的担忧,更可能暴露出银行内部深层次的问题。
业绩褪色:营收增长停滞,利润质量堪忧
如果说高管离职只是表面的风波,那么宜宾银行的业绩表现,则暴露了更为深层的危机。2024年营收增幅仅为0.5%,简直是“原地踏步”。虽然归母净利润增长了9.58%,但细究之下,却发现这增长的成色并不足。
被LPR“反噬”的净利息收入:转型迫在眉睫?
银行的命脉在于息差,而宜宾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却出现了双位数下滑,同比下降11.64%。这直接归咎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下行以及存款付息成本的增加。LPR下行,意味着银行放贷的收益降低;而为了揽储,又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这一来一去,银行的利润空间就被大幅压缩。
更令人担忧的是,宜宾银行的净息差已经跌破2%,降至1.71%,这在港股上市城商行中堪称垫底。这意味着,宜宾银行的盈利能力正在遭受严峻的挑战。仅仅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已经无法支撑其业绩增长。
当然,宜宾银行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试图通过拓展金融投资等业务来弥补净利息收入的下滑。但问题在于,金融投资的风险远高于传统的存贷业务,一旦投资失误,很可能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在风险控制能力并未显著提升的情况下,贸然进入高风险领域,无异于饮鸩止渴。
宜宾银行必须正视现实,转型迫在眉睫。但转型的方向是什么?是继续深耕本地市场,还是积极拓展异地业务?是在传统金融业务上进行创新,还是拥抱金融科技?这些问题,都需要宜宾银行的管理者们认真思考,谨慎决策。
贷款结构的风险:传统行业的“甜蜜陷阱”?
宜宾银行的贷款结构,也着实让人捏一把汗。公司贷款占比高达80%,而零售贷款占比仅为8%。这种过于依赖公司贷款的模式,无疑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不良贷款率下降的假象:掩盖了多少潜在危机?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贷款的主要投向集中在批发及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近年来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坏账风险也相对较高。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在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下,风险更是居高不下。一旦这些行业的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宜宾银行的贷款质量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虽然宜宾银行年报显示,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这很可能只是表面现象。要知道,银行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掩盖不良贷款,比如借新还旧、贷款重组等。这些手段,虽然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不良贷款率,但长期来看,却会将风险进一步积累。
宜宾银行或许是想通过押注传统行业,来获取更高的收益。但这种“甜蜜的陷阱”,很可能让其付出惨痛的代价。尤其是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过度依赖传统行业,无异于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风险极高。宜宾银行需要尽快调整贷款结构,加大对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扶持力度,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部领先?宜宾银行的“宏伟蓝图”与现实困境
宜宾银行在年报中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声称要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西部领先标杆银行”。这口号喊得响亮,但现实却是,宜宾银行面临着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下降、贷款结构失衡等多重困境。
光大证券国际的研报也提及,宜宾的战略位置和人才储备有利于金融环境改善。这话不假,但任何区域性银行的发展都离不开地方经济的支撑。如果宜宾乃至川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放缓,宜宾银行的增长空间也将受到限制。
更何况,区域性银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其他城商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宜宾银行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拿出真正的实力。
仅仅依靠“巩固区域优势”、“推进数字化转型”、“优化治理结构”、“强化人才引领”等战略,恐怕难以实现其宏伟目标。这些战略,其他银行也在做,甚至做得更好。宜宾银行需要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我看来,宜宾银行的当务之急,不是盲目扩张,而是苦练内功。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优化贷款结构,拓展多元化业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些才是宜宾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否则,即使成功上市,也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