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榨季国内外糖市分析及后市展望

2024年12月中旬以来,国内白糖期货价格震荡偏弱,主要受原糖价格持续下跌和国内压榨进度加快的影响。原糖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巴西降雨改善了供应前景,以及印度计划出口100万吨食糖等利空消息。截至2024年12月底,国内累计产糖440万吨,同比增长37.8%,产销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节后消费进入淡季,供应增加,全球基本面变化不大,糖价承压。但广西增产不及预期,以及印度出口成本支撑,短期内糖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全球供需格局同比变化有限。巴西本榨季产量因降雨有所修复,或超过4000万吨,但前期出口量巨大(2024年全年出口糖和糖蜜3823.8万吨,为2012年以来最高值),进入1月后出口将步入淡季,可供出口糖数量有限。巴西库存大幅下降,预计新榨季开启前供应将减少。印度食糖出口虽然已获批准,但出口面临阻碍,国际糖价低迷也对其出口吸引力不足。泰国则持续丰产,为糖价带来压力。2024-25榨季全球供需关系基本明朗,原糖价格与去年相差不大。 国内供需仍偏宽松。截至2024年12月底,国内累计产糖440万吨,同比增长37.8%;累计销糖250万吨,同比增长47.2%;库存增加,累库速度偏快。节后进入淡季,库存将继续增加。进口利润转正,未来进口量可能高于预期,这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市场供需宽松的局面。虽然市场预期全国仍会增产,但广西干旱导致增产幅度不及预期,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郑糖期货价格。 后市展望:原糖价格在2024年8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上涨,之后回吐涨幅,跌破前期低点。郑糖期货价格也出现类似走势,但回吐幅度较小,这可能与广西增产不及预期有关。短期来看,原糖下跌空间有限,上涨则受制于巴西新榨季丰产预期和印度出口。国内市场,原糖反弹可能带动郑糖反弹,广西干旱也为糖价提供短期支撑,但长期来看,季节性供需宽松和熊市周期背景下,糖价仍存在下跌空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