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uthor

币圈末日生存指南:宏观迷雾下的另类躺平学!

币圈末日生存指南:宏观迷雾下的另类躺平学!摘要: 當前幣圈:宏觀迷霧與另類躺平學特朗普的貿易戰餘波:科技股的隱憂說實話,看到現在幣圈這死氣沉沉的樣子,就想起幾年前被特朗普關稅政策支配的恐懼。當年他老人家一聲令下,全球供應鏈...

當前幣圈:宏觀迷霧與另類躺平學

特朗普的貿易戰餘波:科技股的隱憂

說實話,看到現在幣圈這死氣沉沉的樣子,就想起幾年前被特朗普關稅政策支配的恐懼。當年他老人家一聲令下,全球供應鏈風聲鶴唳,美股科技股更是被捶得鼻青臉腫。雖說現在換了個總統,但貿易保護主義的幽靈依舊在華爾街遊蕩。這種宏觀層面的不確定性,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所有風險資產的頭上,幣圈自然也難逃其咎。

比特幣ETF:傳統金融的入場與束縛

比特幣現貨ETF的推出,本質上就是華爾街資本對加密貨幣的一次“招安”。從小眾極客的玩物,搖身一變成了傳統金融機構眼中的“香餑餑”。但這種身份的轉變,真的是好事嗎?我看未必。

以前的比特幣,還能憑借一些獨立性,對抗一下傳統金融的週期性崩盤。現在呢?ETF一上线,價格走勢立刻和宏觀經濟綁定,美聯儲放個話,CPI數據有點波動,幣價就得跟著上躥下跳。說是去中心化,結果還不是被華爾街拿捏得死死的?

震盪市下的生存法則:藍籌挖礦的無奈選擇

更可笑的是,現在整個市場都在82000-88000這個區間裡震盪了兩個月,二級市場沒什麼新故事,一級市場也沒什麼持續性。身為韭菜的我們,除了躺平還能幹嘛?手裡那點藍籌幣種和穩定幣,不去挖礦賺點蚊子腿,難道要眼睜睜看著它們貶值?

所謂的“挖礦”,說白了就是一種高級的“龐氏騙局”。前期進場的人吃肉,後期進場的人接盤。但問題是,現在哪還有那麼多新韭菜進場?大家都被割怕了,誰還敢輕易All in?這種“內卷式挖礦”,最終只會讓少數幾個莊家賺得盆滿缽滿,而我們這些散戶,只能在夾縫中苟延殘喘。

Berachain的PoL流動性證明:一場去中心化的狂歡?

PoL飛輪效應:看似美好的協作關係

Berachain搞的這個PoL(Proof of Liquidity,流動性證明)機制,乍一看確實挺唬人。用戶提供流動性,驗證者分配獎勵,dApp提高激勵,形成一個正向循環的“飛輪效應”。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很去中心化?

但仔細想想,這種所謂的“飛輪效應”,真的能解決幣圈的根本問題嗎?我看未必。

飛輪運轉的潛在風險:過度中心化與激励失衡

這個PoL機制,本質上就是把權力集中在了驗證者手裡。驗證者可以根據dApp提供的激勵,決定BGT(Berachain治理代幣)的排放方向。這就意味著,誰給的“好處”多,驗證者就把BGT分配給誰。這不就是變相的中心化嗎?

而且,這種激勵機制很容易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一些垃圾dApp,只要砸錢賄賂驗證者,就能獲得大量的BGT獎勵,吸引用戶進場。而那些真正有價值的dApp,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用戶流失。

這種“贏者通吃”的局面,最終只會讓整個生態系統變得畸形發展。

當前PoL獎勵池整理(數據僅供參考)

*數據變動大,表中數據僅為參考,若想獲得實時數據可參考以下網站:https://furthermore.app/

币圈末日生存指南:宏观迷雾下的另类躺平学! 币圈末日生存指南:宏观迷雾下的另类躺平学!

Berachain挖礦策略:高收益背後的陷阱

穩健布局:藍籌/LSD的苟且偷生

所謂的“穩健布局”,就是把資金投入到Berachain上那些相對核心、深度較大的藍籌資產或者LSD(流動性質押衍生品)中。比如說,WBERA/LSD、WETH/LSD、WBTC/迷幻藥等等。

這種策略的邏輯很簡單:減少幣價波動的風險,享受較佳的流動性深度,同時還能“堆疊收益”。持有LSD本身就有質押收益,再加上PoL的BGT獎勵,聽起來是不是很美滋滋?

但問題是,這種“穩健”真的靠譜嗎?LSD之間存在折溢價問題,iBERA、beraETH等隨時可能脫鉤。Validator的Commission和分潤制度,也需要仔細研究,選錯驗證人可能血本無歸。更重要的是,資金量過大或者不足時,最終的年化APR可能還 Cover 不了 Gas 費和手續費。

說白了,這種“穩健布局”,就是一種苟且偷生的策略。在一個充滿風險的市場裡,試圖找到一塊相對安全的角落,默默地賺一點小錢。

低波動策略:穩定幣的假象

“低波動策略”的核心,就是選擇穩定幣對穩定幣的交易對,比如說USDa/sUSDa、rUSD/HONEY,或者是其他穩定資產之間的交易對。

這種策略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因幣價波動導致的無常損失。畢竟,Berachain生態裡已經有了好幾個去中心化穩定幣,很多協議也會賄賂來吸引更多穩定幣TVL。APR可能沒有高波動池那麼誇張,但勝在資產本身相對穩定。

但你真的覺得穩定幣就“穩定”嗎?要知道,穩定幣本身的信用風險就很大。要確定該穩定幣的抵押機制、超額抵押率或者算法機制是否可靠。而且,APR通常相對較低,如果你追求高收益,可能需要再配置一部分到其他高APR池。更重要的是,Bribe是不穩定的,協議方可能一開始砸大錢買賄賂,但後續經營不善,激勵也會迅速下降。

這種“低波動策略”,說白了就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策略。試圖在一個充滿泡沫的市場裡,尋找一個“安全港”,但最終可能會發現,所謂的“安全港”只是一個虛假的幻象。

高風險策略:Meme幣的賭徒遊戲

“高風險策略”就更刺激了,直接挑選剛上线或者高話題度的Meme幣/新興代幣,比如說HarryPotterObamaSonic10inu、BM、RAMEN、HOLD等等,以及它們與WBERA、HONEY、BGT或LSD的交易對。這些小幣池往往會出現數千%的誇張APR。

這種策略的核心就是“短线挖提賣”。在高APR狀態下賺取獎勵,並適時套現為藍籌資產(BERA、ETH、BTC等)或者穩定幣,以免後續代幣幣價突然回落。

但這種策略的風險也是極高的。Meme幣可能在短時間內爆漲爆跌,新協議的安全性還未經時間考驗,無常損失可能會蝕掉大部分挖礦獎勵。更重要的是,要勤於關注數據,尤其是TVL、交易量、協議Bribe剩余量,這些都會影響池子的實際收益。

這種“高風險策略”,說白了就是一場賭徒遊戲。試圖在一個充滿投機氛圍的市場裡,一夜暴富,但最終可能會發現,自己只是莊家眼中的一個獵物。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